“35+”的人生如何重启?这部热演剧中给出答案……
9月6日至27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话剧《仲夏》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D6空间上演。
作为苏格兰当代最负盛名剧作家大卫·格瑞戈的代表作,《仲夏》中文版首演于2014年,为都市里迷茫的成年人递上一份 "治愈答卷",推出后备受观众欢迎,时隔多年该剧再度回归安福路小剧场。
今年演出复排导演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谢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龚晓、贾景晖联合主演。
这部结合表演、音乐和歌曲的话剧《仲夏》,道出了处在人生转折期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提示处在人生中途“停车点”的人们,暂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或许会找到人生新的意义。就像剧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那样,“找回/改变是可能的”。
舞台之上,两位演员不仅一人分饰多角,而且在“说故事”与“演故事”之间转换自如——他们用类似说唱艺术的方式,说说演演加上唱歌,说到哪儿演到哪儿。突破传统的表演方式让演出在轻松氛围中进行。与此同时,台词与情节隐藏着深刻洞察,让观众在笑声中,自然而然浸入思考。
谈及所饰演的角色,龚晓的体会是,“无论在人生的哪个年龄段,我们都拥有各种想法和改变的可能。只要你在生活中愿意努力寻求改变,积极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学会接纳一切并主动做出调整,人生就依然充满各种可能性,一定会变得更好。”
同样,贾景晖颇有共鸣,“聚焦于35岁中年人的状态,《仲夏》的故事用一种聪明而轻松的方式,把不易表达的现实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会心一笑。而笑声背后,是每个人都深切体会过的生活艰难。既然大家都不容易,那么改变,才是我们依然相信的可能。”
舞台看似简洁却“机关重重”,从爱丁堡的酒吧、餐厅、街道、教堂,到公寓、衣橱、梳妆台……借助充满英伦风味的16个酒桶来呈现,让观众仿佛跟着主人公穿梭在异国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