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发榜,SMG两项入选!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公布了2025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名单。经各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推荐,广电总局组织专家评审,评出45个项目为2025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上海广播电视台两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百年故宫·四海同辉——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特别报道》获电视节目类重点项目,《遇见非遗》获广播节目类重点项目。

 

《百年故宫·四海同辉》特别报道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10月10日,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在东方卫视、看看新闻Knews和看东方全媒体矩阵推出《百年故宫·四海同辉——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特别报道》,透过故宫百年文化脉络,以“小切口”深入故宫,细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底,带领观众认识新时代故宫博物院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见证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当代华章,倾听中国与世界的合鸣。

融媒特别报道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国际传播为特色,邀请学者共话故宫百年的相承、相惜、相望,聚焦展现故宫博物院当天最具特色、最受关注的活动。同时,依托上海广播电视台海外记者站资源,聚焦故宫与全球博物馆的合作互鉴,以及海外正在进行的重点活动项目,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丰富故宫文化同源的脉络。

特别报道联动故宫官方新媒体账号,以及新浪、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等互联网头部平台同步传播,还通过ShanghaiEye国际传播矩阵进行全方位国际传播,并通过美联社、法新社、欧洲电视联盟等协作机构,辐射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0家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

除特别报道外,融媒体中心还推出了“百年故宫•四海同辉”三集特别策划:《山河行囊——万箱文物的烽火之路》《太和寰宇——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以及《宫门·学门:一个世纪的破与立》,从文化传承、国际传播的视角回望硝烟中的文化苦旅和从"宫门"到"学门"的世纪转型,彰显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公共教育等领域守正创新的时代担当。

 

《遇见非遗》

《遇见非遗》是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精心打造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融媒体品牌节目。节目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载体,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通过广播直达区域受众,同时联动短视频覆盖全国,让非遗融入大众生活和时代语境,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融入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主动面向海外受众开展线上和线下传播,以生动故事增进全球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国际主流平台上构建起中华文化外宣新矩阵。项目以创新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示范效应。

广播音频节目目前已持续播出600期以上,深度访谈了300多位非遗传承人,系统呈现了300多项非遗,内容涵盖非遗全部十大门类。作为目前全国播出期数最多、涉及项目最广、采访传承人数量最多的非遗主题广播节目,已经成为传统文化领域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传播品牌之一。

项目同步运营的非遗主题抖音号,作为新媒体传播主阵地,目前已发布短视频500余条,涵盖剪纸、皮影、面塑、舞龙等100多项非遗技艺。截至目前账号总播放量突破4亿,拥有粉丝140多万,点赞数790多万,其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非遗主题头部账号。

在海外,短视频通过TikTok、YouTube等国际平台传播,总播放量已近600万,覆盖用户遍及欧美、亚太等地;众多海外网友通过短视频了解并喜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评论互动中好评不断,实现了跨文化交流的良好效果。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