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生死竞速!这部纪录片用镜头记录上海这座城市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每一天,生离死别在这里持续上演。每一刻,白大褂的身影都在为生命疾驰。他们要在这生死一线,以秒为刻度与命运对决。面对命运的脆弱和无常,他们总是以速度锚定,再快一秒,夺回生的希望。

由公利医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真实传媒联合拍摄的纪录片《再快一秒钟》已于近日在东方卫视播出,该片透过三个真实鲜活的急救案例,直击患者疾病突发时残酷与温情并存的抢救现场,呈现了急救人员临危受命、争分夺秒的专业与热忱。

 

再快一秒钟

 

生死时速:夺回停跳的26岁心脏

26岁游戏博主沈先生心脏骤停,命悬一线。公利医院“一键启动”多学科团队,在转运途中已完成备战。患者到院时已逾黄金抢救期,经多次除颤无效,团队果断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8分钟置管,15分钟建立循环。随后火速进行冠脉手术,2分钟通导丝,5分钟放支架,血流复通。这场以秒计的生命争夺战,凭借无缝衔接的流程,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年轻的生命。

 

“双绕”通道:为心梗生命“开路”

“胸口像被砸了一拳!”46岁的宋先生倒下时,一场与心梗的极速竞赛已在云端开启。救护车成为移动监护室,心电图直传医院,触发“双绕”指令——绕行急诊抢救室、绕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直接将病人送入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堵塞的血管在22分钟内被成功疏通。这是“医生等病人”的终极体现。“双绕”通道,为无数濒死的心肌赢得了最后的生机。

 

突破禁区:卒中急救没有禁区

在卒中中心,时间以脑细胞的死亡速度流逝。但当一位九旬老人被送来时,年龄不是放弃的理由。“一键启动”下,多学科团队严阵以待。患者从入院到CT评估再到血管开通,全程无缝衔接。最终,老人不仅活了下来,更在第二天清晰地与家人交谈。这背后,是一套成熟的急救体系。它证明,在守护生命这件事上,一切边界都可以被打破。

纪录片用镜头记录的不只是一次次的救治,更是上海这座城市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从紧急响应的 “再快一秒”,到全民医疗常识的普及,背后是上海医疗体系持续改革的深度实践 ——它让专业力量更高效,也让每个普通人都成为守护生命的一环。相信未来,这座城市的医疗守护网必将更密集、更专业,为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筑牢健康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