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今晚,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800场纪念演出在美琪上演

11月13日晚,《永不消逝的电波》800场纪念演出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全体演员以“百场如一”的精彩演绎再度感动了全场观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出席观演,并在演出结束后慰问主创和演职人员团队。

“现象级”舞剧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该舞剧迄今已演出超800场,成为了代表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城市“文化名片”和全国舞台艺术作品“双效合一”的精品标杆,“电波”精神传遍大江南北。

该舞剧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上海歌舞团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联合出品,曾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旅部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2020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巡(驻)演足迹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并于今年10月代表中国赴朝鲜交流慰问演出,完成了跨越国度的艺术传播。根据舞剧拍摄制作的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并获得中美电影节“年度最佳金天使电影”奖。

 

城市精神生动载体

作为上海歌舞团倾力打造的“现象级”原创力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注重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融于一体,不仅成为塑造与传播上海文化品牌的鲜活载体,更是这座城市精神气质的生动注脚。

作品甫一问世,即成为“现象级”文化盛事——不仅载誉累累,将“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收入囊中,还登上2020年央视春晚,惊艳全国。七年磨一剑,该剧在国内外60余城巡演超800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让“电波”精神深入人心。

多年来,《电波》的热度始终不减。从普遍的“二刷”“三刷”,到“铁杆粉丝”跨越城市连看数十场,其观演盛况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作品“爱与信念永存”的精神内核,精准抵达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情感共鸣。

 

800场背后非凡坚守

当晚的800场纪念演出,上海歌舞团奉献了一场豪华阵容,参与过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要A组角色演员悉数登台——

舞台上,李侠和兰芬的双人舞、优雅婉约的《渔光曲》群舞、震撼人心的人物回眸……将上海弄堂里的烟火气,以及男女主角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沉浸感受先烈“牺牲小爱、成就大爱”的坚定信念。

剧场内,掌声与欢呼一次次响起,汇聚成对这部经典之作的深深敬意与由衷热爱,共同见证第800场纪念演出背后非凡的艺术坚守。谢幕环节,“风雅颂韵”四组主演卡司齐齐登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多轮驻演与巡演的锤炼,上海歌舞团以“演育结合”模式为关键抓手,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同时,舞美团队也淬炼出一支专业过硬、能打硬仗的顶尖队伍。

 

探索红色文化破圈

2023年,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荣誉呈现,上海歌舞团、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此举旨在探索剧场与影院“双向互哺”新模式,聚力在更宽广维度传播红色文化。

影片在保留舞台表演主体呈现外,取景车墩影视基地、进驻LED虚拟摄影棚,选取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实景、排练厅环境等,将故事穿插于“实”与“虚”之间。同时,全面应用杜比全景声、4K超高清、LED虚拟摄影等新技术,追求将舞蹈的魅力和情节的动人融为一体。

202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75周年纪念日之际,该片作为“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中“文艺影视”板块唯一一部市级重点电影项目,在美琪大戏院举行致敬场观摩活动。

此后,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并于6月18日全国燃情上映。今年10月,该片还受邀参加在⼤阪举办的“2025⼤阪中国电影周”,助力促进中⽇电影⽂化交流。

 

舞剧化身“出海”帆舟

今年10月,应朝鲜文化省邀请,中国上海艺术团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赴朝鲜圆满完成祝贺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专场演出任务。此次演出也是作品首次赴国外演出。

10月9日和11日,两场演出均座无虚席,反响热烈,谢幕掌声长达16分钟,久久不息。朝鲜观众对该剧的艺术水准与情感表达给予高度评价。

朝中社发文表示,演出以紧凑的情节和优雅的舞蹈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博得观众热烈喝彩。在庆祝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之际进行的中国上海艺术家的演出,是进一步增进朝中两国人民友好感情的重要契机。

此前2023年9月,作为国家艺术院团(澳门)演出季精选剧目,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精彩亮相澳门,并将红色经典的感染力转化为观众的观演热情,“电波”热潮涌动濠江。

此次澳门之行更超越了舞台——主创团队走进当地校园,通过形式生动的工作坊传承红色基因,所到之处收获师生热烈反馈,完成了一次文化与情感的双向奔赴。

立足新起点,上海歌舞团将持续深化《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经典作品的时代表达与艺术内涵,以高质量演出为核心,精心呈现《朱鹮》《电波》《李清照》等剧目的每一场演出。

与此同时,精心打磨作品,创新美学范式,持续打造“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佳作精品,全力成为中华优秀文化当代表达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