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互动、新场景、新体验,东方卫视“京东11.11惊喜之夜”打造城市文化消费新范式
当综艺晚会陷入模式固化的瓶颈,当消费场景亟待文化赋能的创新,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与京东联合出品、东方娱乐承制的《京东11.11惊喜之夜》于11月9日晚交出了一份“爆屏爆单”全新传播生态答卷。

这是一次超时长全链路全端口传播,10月12日-11月9日,《京东11.11惊喜之夜》线上线下全网曝光超百亿,11月9日当天6小时惊喜大直播全平台直播累计观看超7000万,小红书创新玩法曝光超3.5亿,微博主话题#1111惊喜之夜# 阅读量达30.7亿。在微博、抖音、小红书、快手、新浪、百度等全网榜单中,累计上榜热搜1100+,11月9日晚会当日,《东方卫视11.11惊喜之夜》登上微博综艺指数榜日榜和小时榜第一。
收视方面,CSM71城、CSM35 城收视统计显示,晚会首重播合计总体排名第二,22点档刘宇宁、薛之谦等艺人表演的多个高燃时段排名第一。晚会年轻观众(44岁及以下)占比56%,高学历观众(高中及以上)占比68%,晚会观众群体深度契合上海超一线城市高品质人群特征。此外,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全国主流媒体全程报道,助推“惊喜之夜”全网传播。
不仅如此,“惊喜之夜”策划惊喜红毯时尚大片、艺人携带惊喜好物走红毯、艺人红毯镜头签、毯尾直播采访、后台惊喜探班等融媒花式玩法,发酵产生#吴宣仪玫瑰权杖# 、#登陆少年团红毯太抽象了# 等多个热搜话题。



高质量内容引发共情
数字美学时代的综艺晚会,早已超越单纯的感官刺激,迈向“内容即连接”的深度价值创造。
作为一场深度绑定电商消费与文娱内容的标杆级晚会,《京东11.11惊喜之夜》以多元赛道品牌共建内容生态。

晚会集结阿云嘎、范晓萱、潘玮柏、薛之谦等实力唱将,刘雨昕、刘宇宁、米卡等顶流艺人,刘宇、希林娜依·高、TOP登陆少年组合等新生代力量,以及锤娜丽莎、刘恋等跨界创意型艺人,形成覆盖不同年龄层、不同审美偏好的受众矩阵——这并非简单的明星资源集结,而是精准锚定“全民狂欢”的消费场景,用多元艺人标签匹配京东全品类用户画像,实现“内容破圈”与“用户触达”的双向赋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晚会创新打造“红毯互动+沉浸式演唱会”双模式,并增设第二现场惊喜探班直播,将舞台表演与互动游戏、幕后揭秘深度融合,彻底打破传统晚会“单向输出”的壁垒。这种设计本质上是对综艺晚会“内容价值”与“消费转化”关系的重新定义:红毯环节的“好物分享”让品牌自然植入,第二现场的互动环节强化用户停留时长,沉浸式演唱会则提供情绪价值,三者形成“兴趣激发—情感共鸣—消费冲动”的完整链路,让品牌曝光不再是生硬植入,而是融入用户的娱乐体验之中。


大屏小屏融合传播
当“双11”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单纯的价格战、流量战已难破局,东方卫视与京东联手打造的“惊喜之夜”,跳出传统综艺晚会逻辑,以“超长时间强互动+大屏小屏融合传播”为核心,将一场品牌晚会升维为“城市级文化消费事件”。
首先,从“单向输出”到“深度共创”,重构用户参与逻辑。从10月15日启动的微博双话题#1111惊喜之夜心动合拍##1111惊喜之夜#,到刘宇宁专属痛车跨月巡游上海九大地标,再到小红书“快闪店打卡送好物”的热力传播,活动将互动周期从晚会当晚延伸至近一个月,通过“线下场景打卡+线上社交分享”的闭环,让用户从“临时观众”变为“长期参与者”。据统计,线下4场惊喜快闪、惊喜飞艇和千块惊喜大屏等辐射人群超2.8亿人次。

其次,从“单点曝光”到“社交裂变”,打造全域流量生态。

此次合作精准把握了社交平台的裂变特性,将传播从“官方宣发”转化为“用户自发扩散”。微博的话题发酵、小红书的场景种草、东方卫视的大屏公信力背书、京东直播的电商流量承接,形成了“内容种草-社交扩散-信任建立-消费转化”的完整链路。
更重要的是,媒介融合打通了“线下场景-线上流量-消费转化”的全链路:快闪现场搭建的京东采销直播间,将线下的体验热度直接转化为线上的购买流量;明星红毯互动后即刻进入直播间开启专属直播,让晚会的舞台热度快速延伸至消费场景。
文化联动激活消费新体验
《京东11.11惊喜之夜》企划的线上+线下新玩法,从“单向传播”到“全域共创”的场景革新,打造出“可触摸的城市狂欢场”。比如多点位快闪联动,以上海为核心,在鸿寿坊、东方明珠广场、上生·新所等核心商圈及地标布局快闪活动,联动长三角城市形成辐射效应,刘宇、刘恋等明星空降现场互动,将粉丝经济与城市消费场景深度绑定。

期间的城市地标光影秀,打造“城市级文化场景”,吸引粉丝线下打卡并自发传播,让晚会预热成为全民可见的城市文化景观。

《京东11.11惊喜之夜》不仅证明了综艺晚会能突破“娱乐属性”的局限,更揭示了一个核心逻辑——唯有实现艺术价值、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才能激活数字时代的文化活力与消费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