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拥抱变革 向新而行!上海新闻界举行庆祝第26个中国记者节交流会

11月3日,“拥抱变革 向新而行”上海新闻界庆祝第26个中国记者节交流会举行。

会上颁发了第34届上海新闻奖,179件作品分获上海新闻奖特别奖、一二三等奖;宣读了获得第35届中国新闻奖的公示名单,上海新闻单位的8件作品拟获此荣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向全市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各新闻奖项获得者表示祝贺。

会议指出,上海两大媒体集团的系统性变革从开局破题向纵深推进,引领风气之先,成效显著。全市新闻战线要坚守舆论引导的初心使命不动摇,秉持内容为王的专业信仰不褪色,锚定融合发展的前进方向不偏移,全力打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会议要求,全市新闻工作者要坚守初心、保持定力,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信念扎根心底;要心系人民、立足大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网络空间提升传播力;要突破路径依赖、自我设限,立足全局跳出局部推进系统性变革;要勇立潮头、胸怀天下,以国际视野和共情沟通,让中国故事、上海精彩做到全球皆知、世界共鸣。

 

捷报频传

过去一年,上海广电人守正创新、深耕内容,一批正能量、高质量、大流量的优秀新闻作品,在各级各类新闻评奖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此次,上海广播电视台4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公示,其中,东方广播中心参与的重大主题报道《人民路上为人民》公示一等奖;第一财经通讯《“一盒药重复结算60次”之谜,国家医保局五问五答揭示背后各种违法行为》《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增至400元,为何要涨?如何减少缴费“痛感”》以及融媒体中心《独家专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示二等奖

上海广播电视台荣获上海新闻奖46件,其中,一等奖9件;新闻名专栏(相当于一等奖)2件;二等奖17件;三等奖18件

 

精彩分享

2025年是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点突破之年,上海新闻人积极拥抱变革,向新而行,在实践中涌现出一批文章高手、节目大家、外宣能人、全媒尖兵。会上,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报业集团和区融媒的8组优秀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工作中的思考与感悟。

其中,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东方广播中心和第一财经的4位新闻记者带来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分享在重大报道、舆论监督、媒体系统性变革中的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创新发展。

今年10月,中国上海艺术团应邀赴朝鲜访问演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砚青随团采访,她克服重重困难,发回一篇篇精彩报道。交流会现场,她分享了这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采访经历,折射出了新闻人对于“不放弃”的坚持。

在今年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中,东方广播中心记者代灵入围了全国赛。她以《到现场去,一定会有答案》为题,分享了一线采访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新闻人“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生动写照。

第一财经记者葛慧采写的《“一盒药重复结算60次”之谜,国家医保局五问五答揭示背后各种违法行为》获得了第3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公示。她现场分享了这篇新闻报道的采写过程,道出了《一名财经记者的追问与责任》。

2024年,上海广播电视台打响了全国广电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第一枪。在这场变革中,一线新闻人如何适应新节奏、碰撞新火花?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臧熹《以“第一次”绘就改革答卷》为题,讲述了他在系统性变革中全新体验的三个“第一次”。

 

上海广播电视台获奖全名单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