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文化润疆新探索,沪疆携手共建"小石榴"红领巾广播站

叶尔羌河畔,胡杨初黄;棉花吐絮,丰收在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携手情义东方工作室与上海对口援建地区9所学校共建的“小石榴”红领巾广播站日前正式挂牌。


        巴楚县友谊小学、第五小学,叶城县红军小学、第四小学,泽普县第二小学,莎车县托木吾斯塘镇智慧小学,以及兵地融合发展草湖项目区红旗农场学校、托云牧场学校、兵地融合发展草湖项目区中学被授予“小石榴”红领巾广播站站牌。
        “小石榴”红领巾广播站共建计划首次同时面向喀什地区和兵地融合发展草湖项目区推进,是上海广播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文化润疆的一次有益探索。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是全国首个由省级电台创办的区域媒体,凭借在沪苏浙皖64所中小学挂牌“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以及开设上海唯一专门面向青少年的同名主题思政类融媒节目,积累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同时,依托旗下情义东方工作室全面、深度参与上海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地区一线宣传工作,对当地师生需求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此次共建计划旨在充分挖掘后方资源,进一步拓展沪疆两地青少年交流渠道。


        接下来,长三角之声的主播和编辑团队将为试点学校的师生启动个性化课程设置、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媒介素养提升专项讲座,同时推动对口地区“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的少先队员与新疆地区青少年结对,定期举行两地学生“云上队会”。长三角之声将助力挂牌学校组建红领巾广播站,筛选、锻炼、培养一批“小金话筒”“小笔杆子”,为各学校组建“小石榴”红领巾宣讲团,用童声架起两地文化交融的桥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童心。
        喀什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石榴”红领巾广播站共建计划将打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新平台”,架起沪喀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桥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阵地”,为提升受援学校育人水平注入“新动能”。通过共建计划建立一套常态化、长效化的交流机制,将对提升学校软实力,推动受援学校校园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和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期待“小石榴”广播站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和精神家园,成为上海教育援疆、文化润疆的又一品牌。


        仪式上,巴楚县友谊小学和第五小学的首批10名小主播们闪亮登场,接过象征责任与荣誉的证书,他们将在上海广播专业团队的带领下,用童声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展现沪疆两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情厚谊。上海静安区风华初级中学和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小主播代表也通过视频送来祝福,见证沪疆两地少年跨越千里的深情呼应。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