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7位顶尖科学家!东方卫视《锚点》开创前沿科技观察节目新范式
《锚点》
以思想之光,照亮科技未来
2025年,东方卫视以“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为全新定位,全面焕新出发。在这一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中,每周三晚22:00播出的前沿科技观察节目《锚点》,锚定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回应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格局的重大命题,致力于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最具专业深度与前瞻洞察的科技传播平台。
节目以其独特的思想浓度、专业的对话模式和前瞻的视野,成为频道焕新中一个重要创新落点。作为东方卫视重点打造的“高端硬核思想碰撞”代表作,《锚点》不仅是一档节目,更在主流媒体推进内容创新与系统变革中,开创了科创访谈节目的新范式。
《锚点》播出以来,已累计采访27位院士和顶尖科学家,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全国网数据显示节目平均收视同时段位列省级卫视第4,并且在省级卫视后黄金时段(22:00-24:00)专题节目中排名前三(前二都为东方卫视节目,分别为《这就是中国》和《少年爱迪生·明日世界》)。中国视听大数据(CVB)一线城市组收视率更是达到0.613%,同时段排名省级卫视第1。
由于专业性强、话题前沿以及嘉宾高端的鲜明特色,高线城市的高学历、高收入观众的占比相对更高。央视索福瑞(CSM)数据显示,在华东地区和一线城市,有近半数观众(华东地区47%、一线城市48%)学历为大学以上,六成以上观众家庭月收入超过1.5万。
其中,《脑科学的重大问题为什么这么难》《未来机器人会先推开谁家的门?》等生命科学、脑机接口、机器人以及大模型领域内容,获得观众较高的收视反响。
打造科创思想的“锚点”
构建多维对话场域
《锚点》最核心的特色在于其开创性的“科学家对话科学家”模式,以“深度解析与战略前瞻”为核心内涵,通过科学家深度对话科学家的形式,探究科技思想火花,追踪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探索科技趋势的新密码。
节目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担任“科学对谈人”,与顶尖战略科学家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绿色低碳、类脑智能等关乎人类未来与国家命运的前沿议题。
节目嘉宾阵容可谓汇聚了中国科技界的顶尖力量。首期节目即与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主任郭毅可,共同深入探讨大模型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思路。
此外,还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讨论脑科学还有哪些未解难题,以及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会打开什么样的科学场景。
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机器人顶会 IROS2025 大会总主席王贺升就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形的机器人”,剖析具身智能从学界研究到产业发展的历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教授,则与主持人共同探讨AI for Science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人工智能、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物制造、宇宙探测、高能物理等技术前沿和未来产业方向,更延伸至伦理、治理与社会影响,深度解析背后的科学逻辑、社会价值,构建了一个多维度、高密度的思想场域,真正实现了从“知识普及”到“思维启迪”的跃升。
从演播室到科研一线
打造沉浸式观察现场
除了“科学家对话科学家”模式外,《锚点》还突破了传统访谈节目局限于演播室的单一场景,大胆将镜头延伸至真实的科研一线,实现了“思想对话”与“科学现场”的深度融合。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节目近距离拍摄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近期正在研发的柔性机器人,深入剖析柔性机器人和刚性机器人的区别;在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节目实地探访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正在研发的智能机器人最新进展;节目还走进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智能无人感知技术实验室,与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林间教授一起感受最新最前沿的深海探测装备。
近期节目中,节目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张世武教授,在实验室中展示最新研发的具备19个主动自由度的轻质仿生灵巧手。
在这些真实的科研场景中,科学家们一边操作仪器、展示数据,一边与对谈人展开即兴而深刻的交流。观众也能更直观感受科技创新的脉动与温度,实现了科学传播从“听故事”到“看过程”的升级。
从知识传播到价值引领
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
《锚点》不仅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有效拉近公众与前沿科技的距离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更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展现出使命担当。
在娱乐化内容充斥的媒体环境中,《锚点》不仅塑造了东方卫视“科学思想传播高地”的品牌形象,更通过深入浅出的对话与真实场景的呈现,将高深的科技话题变得可亲可感,彰显了东方卫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格局视野与时代方位,更是与《执牛耳者》《两说》等节目共同构成了东方卫视“高端硬核”的内容矩阵,极大地提升了频道的品牌高度和专业影响力。
其次,《锚点》搭建了科学界与大众沟通的“思想桥梁”,为顶尖科学家提供了一个面向公众阐释其研究价值、分享科学洞见的权威平台,促进了科学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进了社会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与支持,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节目还适时灵活推出《锚点》网络特刊,呼应科技热点事件,比如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推出两条特刊视频,聚焦图灵奖得主、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的巅峰对话,展现科学大家之间的思想交锋与前沿洞见。
节目不仅传播了知识,更传递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探索精神和家国情怀,激发了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向往。
此外,《锚点》所聚焦的每一项议题——从脑科学到人工智能,从绿色能源到未来网络——都是上海正在全力攻坚的“卡脖子”技术与前沿领域。节目通过深度访谈与一线探访,系统呈现了上海在重大科技前沿领域的科研布局与创新成果,生动诠释了上海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的功能作用。它不仅是一档节目,更致力于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最具专业深度与前瞻洞察的科技传播平台,成为了一张展示上海科创实力与城市科技力量的“动态名片”。
“硬核”与“破圈”并重
实现高品质内容的创新传播
《锚点》是东方卫视践行“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人才聚台”核心战略的生动体现,也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内容质量年”所推出的“硬核”与“破圈”并重的创新产品。《锚点》的高话题度说明,真正高质量的“硬核”内容,只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同样可以实现“破圈”传播,赢得观众的尊重与喜爱。
而东方卫视此次焕新,聚焦时政新闻、财经科创、社会人文、国际传播四大优势赛道,《锚点》正是科创赛道的旗舰产品。这正是基于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独特优势,深耕细作打造出的差异化IP。其不可替代性还体现在内容生产方式的革新——即融合了顶尖的学术资源、专业的传播策划和创新的节目形态,产出的是具有高思想附加值的内容产品。这也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容为王”的新范式。
“看科学家如何访谈科学家”,《锚点》以独特的创新架构,证明主流媒体完全可以成为科创生态的“连接者”与“推动者”。在2025年东方卫视的荧屏上锚定了一个关于未来、关于创新、关于新质生产力、关于上海科创中心发展的坐标,也成为东方卫视频道焕新所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今后,东方卫视将继续通过深度整合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强化技术赋能,在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中,找到高价值内容的创新切口,为观众奉上更多“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的精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