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东方卫视高线城市收视影响力跃居全国之首!“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战略定位取得新实效

2025年,东方卫视以“更都市、更综合、更国际”为定位实施频道全面焕新。半年来,不仅继续牢牢站稳省级卫视一线阵营,更凭借其独特的东方气象与国际视野,在全国一线城市、华东地区、以及省会城市(35城)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收视表现。其精心打造的高品质内容矩阵,精准契合大中城市受众审美需求,权威公信力与全媒体传播力深度渗透高线城市精英圈层,形成强势舆论引领,稳居高线城市收视榜首,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实现传播效能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突破。

 

一线城市收视领跑 华东地区及省会城市(35城)表现卓越

 

权威数据彰显实力:

 

CSM(索福瑞)与CVB(中国视听大数据)的权威数据显示,东方卫视的收视率与排名随城市能级(全国网,70城,35城,一线城市)提升而递增。

 

在最具消费实力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方卫视全天及黄金时段(18:00-24:00)收视率均稳居省级卫视榜首,黄金剧场收视率更是处于垄断地位,(CSM、CVB)同时段排名稳居省级卫视第一。

 

在经济活跃的华东地区,东方卫视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黄金时段(18:00-24:00)、黄金剧场(CSM、CVB)双平台同时段第一,新闻类节目CSM同时段排名第一,展现了强大的观众基础和对东方卫视品牌的认可。

 

 

省会城市优势延续:

 

在全国的省会城市(35城)中,东方卫视保持领先地位。CVB全天及黄金时段收视排名均位列省级卫视第一;CSM、CVB中,黄金剧场更继续保持同时段排名“头把交椅”的绝对领先位置。这一卓越表现,为东方卫视在高线城市的品牌传播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吸引高价值观众群体:

 

东方卫视在高线城市的观众群体以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为主。在华东地区以及省会城市(CSM35城),黄金时段(18:00-24:00)高中以上学历观众占比都接近七成,近四分之一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元。

 

 

在一线城市,黄金时段(18:00-24:00)大学及以上学历观众占比超过四成,每三个观众中就有一个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这一群体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东方卫视的节目内容和品牌定位高度契合,是消费能力强劲、品牌意识强烈的精英人群。

 

频道焕新强化创新:

 

东方卫视2025年的频道焕新中,东方卫视通过“新闻新升级、纪实新传播、国传新平台、剧场新精彩、综艺新看点、梦想新动能”六大板块的革新,进一步提升了节目内容的多样性和品质感。这些变化不仅满足了高端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也通过创新的节目形式和互动体验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新闻立台 打造权威可靠的品牌形象

 

全面焕新的东方卫视依然以“新闻立台”作为改革着力点,凸显“大都市新闻视角、双循环新闻链接、融媒化新闻表达、全天候新闻制播”的新闻特色,大力深耕新闻主责主业,以上海为基点,辐射全国资讯,链接全球动态,进一步拓展新闻版面,丰富新闻内容。全天候打造的4条新闻节目带,使东方卫视首播新闻节目的时长和观众人均收视时长在省级卫视中牢牢稳居第一,进一步夯实东方卫视在省级卫视中新闻节目时长和新闻内容传播力、影响力的领先地位和特色优势。

 

CSM全媒体数据(NewTAM)显示,3月4日-11日全国两会期间,电视端新闻节目收视提升。以省级台本地联播类新闻节目(上星)为例,该类节目在电视大屏、移动端等渠道的全媒体传播触达总人次、全媒体视听总时长均环比增长超过11%。其中,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新闻》全媒体视听时长、全媒体触达总人次,均居省级台联播类新闻节目首位。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东方卫视新闻类节目观众的人均收视时长达到115分钟(CSM),在省级卫视中断层领先,节目忠实度达到61%(CVB)。在华东地区,观众的人均收视时长达到116分钟,凸显东方卫视新闻强大的区域影响力。

 

 

在省会城市(35城),东方卫视新闻类节目观众人均收视时长也高达104分钟(CSM),同样是遥遥领先,节目忠实度达到59%(CVB)。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析吸引了大量对时事关注度较高的城市人群,进一步巩固了东方卫视“权威可靠”的品牌形象。

 

黄金剧场亮眼表现 引领都市剧风尚

 

黄金剧场收视垄断:

 

东方卫视黄金剧场以“都市气质、品质至上、新鲜多元”为定位,播出的剧集与高线城市观众的生活节奏和情感需求高度契合。在一线城市中,2025年上半年播出的TOP10剧集中,东方卫视黄金剧场包揽前7(CSM)。在华东地区和省会城市(35城),东方卫视黄金剧场剧集同样占据TOP15的近半壁江山。此外,CVB 2025上半年度电视剧收视报告也显示,在省级卫视黄金时段收官电视剧收视率TOP10中,东方卫视播出剧集占据7席,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东方卫视黄金剧场剧集在网端也有极高的传播热度。云合数据显示,10部剧集的正片有效播放突破70亿,《藏海传》《六姊妹》《蛮好的人生》三部剧集的正片有效播放突破10亿,跻身上半年全网长剧累计有效播放霸屏榜TOP10,其中《藏海传》以18.2亿排名第二。

 

东方卫视黄金剧场在高线城市的观众不仅学历高、消费力强,且更为年轻,是一个具有强大活力和情感共鸣的群体。在一线城市,大学以上学历占比超过四成,近四成用户的家庭月收入高于2万,25-44岁观众占比达到四成;在省会城市(35城),每3个观众中有1个的学历在大学以上,每4个观众中有1个观众的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25-44岁年轻观众的占比同样高达四成。

 

 

在黄金剧场后播出的“品质东方·微剧场”也在今年进一步打响品牌,巩固收视黏性。中国视听大数据(CVB)2025年上半年收视报告显示,上半年东方卫视共播出14部微短剧,总收视人次达到3.11亿;微短剧首播收视TOP10中,东方卫视占8部(含央视),领跑省级卫视。

 

深度专题与文旅节目 吸引高端忠实粉丝

 

高端专题深度聚焦:

 

后黄金时段(22:00-24:00)的高端专题节目如《锚点》《两说》《这就是中国》等,分别邀请两院院士等顶尖科学家、知名企业家、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等以深度和专业的视角探讨最前沿的科技、财经及思政话题和社会热点。这些节目在省会城市(35城)观众的忠实度普遍在70%以上(CVB),一线城市观众的忠实度更高,吸引了大量高端忠实粉丝。

 

 

在一线城市以及华东地区,这些高端专题节目的观众普遍有四成左右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家庭月收入破2万的观众占比也普遍在三成以上(CSM)。

 

 

此外,《未来说·执牛耳者》等科技季播专题节目也同样深受年轻观众喜爱,在一线城市,90后观众占比达到45%,并有近六成观众的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这些年轻、忠实的高值观众有极高的消费潜力,是品牌传播的“核心受众”。

 

文旅节目引领风尚:

 

文旅商体展联动节目《下一站》《爱上海》等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为观众带来真实、有趣、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生活画卷。这种多元融合的内容形式,在高线城市的年轻、高学历人群中影响力广泛,不仅满足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对城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成为年轻人群的“城市生活指南”。

 

在省会城市(35城)两档节目高中以上学历占七成(CSM),其中《下一站》80、90后观众占比达到三成,《爱上海》80、90后占比近四成。

 

 

在一线城市,两档节目的忠实度都达到76%以上(CVB)。高收入人群占比也随城市能级逐步提升,一线城市个人月收入过万观众的占比达到近两成。

 

分层传播理论显示,信息在不同社会阶层、群体或区域之间的传播存在差异,不同城市组之间的传播含金量有较大差距。高线城市居民通常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强的消费能力,并且由于市场成熟度较高,观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相对更强。不过,高线城市的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市场饱和度较高,需要通过更加精准的传播渠道才能脱颖而出。东方卫视由于其频道特点和人群结构,在高线城市的传播含金量突出,具有较高的传播效率和精准度。

 

东方卫视在2025年的频道焕新与系统性变革中,不仅巩固了其作为高线城市精英人群黄金舞台的地位,更通过内容创新、版面升级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未来,东方卫视将继续以高品质的内容和服务满足观众需求,引领主流媒体行业变革和发展趋势,进一步体现东方卫视的市场价值。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