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三个和尚没水吃?《人民的利益》追问:谁该为公共利益负责?

 

首部检察公益诉讼大型纪录片《人民的利益》7月15日起每周二晚22点档于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播出,看东方、爱奇艺、快手等平台同步推出。该片由真实传媒秦博、刘跃工作室制作,以纪实手法呈现新时代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的真实过程。

《人民的利益》这部纪录片在一开始策划时,暂定名叫《众人之事》。它来自一句英文谚语,“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众人的事就是无人过问的事)。” 

中国有另一句谚语,意思和这句很接近,“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说明,全人类都面临同一个难题:公共利益的保护非常困难。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从制度上来保障和守护公共利益。

2024年,导演组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记录了检察公益诉讼领域的司法实践。今天,纪录片《人民的利益》的播出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在检察日报社的帮助下,导演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深度调研了近百起正在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最终,选取了数例,开始蹲守拍摄,沉浸记录。历时一年,基本跟拍完了这些案件办理的全过程。

 

纪录片分集《潘多拉魔盒》拍摄现场

 

这样的工作方法对拍摄对象会造成不少麻烦和不便,特别是检察官们在办理案件时,经常还要面临复杂、敏感、不可控的局面。镜头让人无处躲藏。但也只有这样,摄制团队才能够记录到影片里那些真故事、真感情,甚至是真矛盾,去理解当下中国法治进程中,检察公益诉讼起到的作用和意义,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公益诉讼的提出,实际上是将传统上属于内部关系的领域,变成了一个受法律调整和规范的外部关系。由于它有诉讼作为后续的保障,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能够更加理性、更加积极地去对待彼此的职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成协中说。

既要让法律长出“牙齿”,又不能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实际上,这对办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大大提高了,这时刻考验着检察官们发问的能力。

 

纪录片分集《守望长城》拍摄现场

 

青海三江源,一个牧民把简易的铁丝扣放在自家草场的边界,勒死了一只雪豹,并尝试出售。一只雪豹到底会对当地的生态带来多大的影响,它的生态价值应该是多少?

内蒙古通辽,75个嫁出村的妇女集体维权,因为村子征地补偿方案规定按户籍人口平均分配,但户籍未迁出的“外嫁女”被排除在外了。对于这一特定群体,通过私益的民事诉讼保障其权利,有必要提起公益诉讼吗?这种情况不是个案,背后反映出的男女不平等这种性别歧视,影响社会和谐还有公序良俗,公益诉讼应不应该介入?

 

纪录片分集《失去的土地》拍摄现场

 

这样的“发问”,在《人民的利益》镜头里很多。虽然很多问题一时没有答案,但是在公共利益守护者的内心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无论现实面临什么困难和挑战,还是要相信法治的力量。

法治进步,国家公园建设就会更有规则、更有序,类似“公地的悲剧”就能避免;法治进步,类似“外嫁女”这样男女不平等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法治进步,任何市场主体就不能为了私益,随意侵害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利益。

众人之事,要不断地“问”。

因为人民的利益,大于一切。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