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莫高窟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海爱乐奏响致敬与共鸣
河西走廊西端,雪山戈壁环抱的历史名城酒泉,近日被激昂与深情的交响乐声浸润。6月23日至27日,上海爱乐乐团“红旗下的使命”甘肃酒泉公益巡演,乐声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西北大地。
乐团以5天5场高密度的演出,将海派音乐的细腻深情,献给坚守大漠的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者、托举星辰的东风航天人,以及扎根西北的医务工作者,在戈壁深处完成了一次跨越山河的精神对话。
敦煌之夜
当交响乐遇见千年壁画
6月24日晚,敦煌大剧院,上海爱乐乐团“红旗下的使命——向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者致敬”音乐会举行。观众席里有600位常年与风沙为伴的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者。
演出前的彩排,上海爱乐副团长、常任指挥张亮对乐手们说,一定要拿出200%的状态,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演奏。
音乐会上,乐团演奏了黄安伦作曲的芭蕾舞剧《敦煌梦》选段,以及改编自沪剧电影《敦煌女儿》“守望理想”唱段的乐曲,倾诉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将人生最美好年华献给大漠的心声。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从上海爱乐乐团的音乐会联想到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场景,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音乐家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是相通的,激励每一个莫高窟人继续努力,把莫高窟保护好,研究好。”
星空下的致敬
在东风航天城奏响《黄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6月27日晚,“红旗下的使命——致敬东风航天”专题音乐党课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礼堂举行,台下坐着众多身着蓝色工装的航天人。音乐会开场,上海爱乐演奏家联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乐队共同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音乐会上,上海爱乐乐团奏响了吕其明管弦乐序曲《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95岁高龄的作曲家吕其明专门发来视频,“我用音乐歌颂红旗,而你们让红旗精神绽放光芒。祝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蒸蒸日上,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音乐会上,特邀钢琴家元杰合作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尾声融入的《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振奋人心。特邀歌唱家梁彬、席燕娟还唱响《英雄赞歌》《领航》。元杰感同身受地说,“观众席二楼许多没有座位的观众站着聆听,沉浸在音乐之中。尤其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尾声,我感到全场仿佛屏住了呼吸,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演出前,乐团演职员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在问天阁参观航天员出征前的居住区,在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塔架下,仰望曾托举神舟飞船升空的钢铁巨臂。参观完历史展览馆时,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上海爱乐乐团党总支书记、副团长陆蕾表示,“此次西北之行不仅是一场巡演,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我们都得到了精神的洗礼。”
机场医院古城楼
让沿途处处有音乐
事实上,上海爱乐的甘肃之行,从6月23日的浦东机场便拉开序幕——60余名音乐家为中外旅客带来《红旗颂》《威风凛凛进行曲》等中西名曲,让机场变身没有围墙的城市音乐厅。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随即启程飞往甘肃,沿途处处有音乐。
6月25日晚21时,酒泉鼓楼前响起了《上海滩》的旋律,引路人纷纷驻足。快闪活动现场,演奏家们带来《上海爱乐号角》、1986版《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以及《黄土高坡》。热情的当地观众,合着乐声唱起了《上海滩》《黄土高坡》,并在演出结束时意犹未尽地高喊“再来一曲”。还有观众激动地说,“演得好!上海的音乐家辛苦了!”
6月26日一大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的大厅里,弦乐四重奏悄然响起。演奏家们带来吕其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城南旧事》,施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朱践耳《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作品以及加演曲《我和我的祖国》,引发现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大合唱。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执行院长高臻表示,这是医院第一次举办这样的现场音乐会,音乐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更放松的氛围,还带来心灵的抚慰。
本次演出得到了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的全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