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数载打磨,这部热演剧透过戏剧“放大镜”窥见历史人物
6月25日起,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大型历史原创话剧《大清相国》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开启本轮首演。
改编自王跃文同名小说,该剧以恢弘的舞台呈现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生动再现一代名臣陈廷敬的传奇人生。自2016年首轮演出以来,收获业内外好评。
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保留剧目,作品由编剧洪靖惠历时数载精心打磨剧本,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并与上话团队联袂打造。本轮演出将持续至7月6日。
大幕徐启,尚为举子的陈廷敬、张汧、郑恒走向台前,当论及人生抱负时,三人慷慨陈词。一代名相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就此展开……
历史洪流中,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存在。编剧洪靖惠以笔为媒,与历史人物展开灵魂对话——聚焦陈廷敬和“心上人”月媛,精心设计了“定情盟誓、退定续誓、诀别毁誓”三场情感戏。由此层层递进,展现人物内心的纠葛。
而当陈廷敬面对昔日同僚,不得不秉公执法时,他的“杀伐决断”背后,是理性与情感的激烈交锋。基于此,洪靖惠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创作准则,在史实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
同时,每一句台词皆经反复雕琢,既追求古典韵律之美,又融入诗词典故与互文修辞,兼具文学性与戏剧张力。
在导演王晓鹰看来,《大清相国》的真正张力,不仅来自陈廷敬本身,更来自其与身边人的关系——挚友、爱人、政敌,以及那些在命运洪流中走向不同道路的人。
情感纠葛、立场交锋,乃至最终的对比与改变,共同塑造了一个立体的陈廷敬。这一过程中他承受的内心冲击、无法弥补的遗憾,恰恰是舞台艺术的魅力所在。“观众得以透过戏剧的放大镜,窥见一个历史人物最真实的情感历程”。
历史题材创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话剧《大清相国》正是通过聚焦陈廷敬“为官不失文人本色”的特质,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共鸣点。
王晓鹰表示,该剧不仅聚焦于历史人物的宦海沉浮,更着力刻画其对价值观的坚守。“这种跨越时空的人格力量,对当下社会仍具有直接的观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