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光明日报》报道:《一路前行2》在人文叙事中寻找环保答案

日前,纪实节目《一路前行2》正在东方卫视热播。开播以来,节目以藏狐、水獭、布氏鲸、无刺蜂等珍稀物种为线索,串联起高原、海岛、雨林等多种生态场景,展现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壮丽画卷。《光明日报》刊文赞其“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一扇娓娓道来的科普窗口,也让其得以在沉浸式的生态探索中生出最为纯粹的热爱”。

 

 

《一路前行2》以更广阔的视野深入中国生态腹地,通过自然本真之美唤起公众对自然的深度认知与热爱。从藏狐的隐秘行踪到布氏鲸的尾波踪迹,节目以“科学+艺术”的叙事手法,将观众带入自然生灵的生存现场。在青海省玉树的嘉塘草原,藏狐的灵动身影揭开了其作为“伞护种”的生态价值;在浙江金塘岛寻迹水獭,嘉宾们发现了发达工业体系和野生水獭共存的秘密;在广西北海涠洲岛,环保行动者们记录下五彩珊瑚的“退化危机”,在出海观测布氏鲸的旅程中深刻体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

 

《一路前行2》剧照

 

节目对于珍稀生态的直观呈现,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一扇娓娓道来的科普窗口,也让其得以在沉浸式的生态探索中生出最为纯粹的热爱。

《一路前行2》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现自然之美,更在于探索环保之道。节目摒弃说教式宣传,生动挖掘人们的环保实践,构建起自然与人文密不可分的叙事逻辑。此外,无论是野生动物爱好者自发蹲守至凌晨三点拍摄野生动物影像,还是涠洲岛环岛咖啡馆的店主推出“凭2.5kg垃圾换一杯咖啡”的活动,以鼓励游客和居民参与海滩垃圾清理……节目中,这些环保爱好者用各自擅长的方式默默践行着环保理念。

 

《一路前行2》剧照

 

与此同时,环保事业中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鲜活面貌,也首次被立体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在嘉塘草原,当地妇女通过毛毡手工艺制作项目改善生计,同时参与草原生态修复工作,展现了环保与生计的和谐共生;西双版纳植物园开发的“夜观APP”成为全民参与的“公民科学”载体,甚至助力学者发现新物种,见证了生态保护与公众参与的深度融合。

 

《一路前行2》剧照

 

这种“人人皆可成为自然守护者”的理念,正是《一路前行2》推动环保认知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的生动实践。

 

来源 | 光明日报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