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连续三届蝉联"五个一工程”奖殊荣,文广演艺集团这样打造文艺“新精品”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上海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天山雪》被授予戏剧类“优秀作品奖”。这是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后,演艺集团连续三届蝉联此项殊荣。

 

 

交出这样一张成绩单,演艺集团做对了什么?

归纳起来一个要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以人民群众为主角、为依靠、为动力,深耕厚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不断努力创制演出体现中国式审美和大都市气质的文艺“新精品”。

 

坚定文化自信 厚植文化之基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演艺集团深入挖掘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旗下院团艺术本体优势,先后打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杂技剧《战上海》,连续摘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成为了中国舞剧和杂技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赋予传统文化以新形式和新表达。精心创制舞剧《朱鹮》、杂技剧《天山雪》等优秀作品——前者以环保为题材,通过舞蹈肢体语汇,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多次远赴海外传播和发扬中国绿色和平发展理念。

后者从几代人援疆润疆的真实历程中汲取灵感,既容纳了全国青年投身新疆建设的往事,也融入新时代沪疆深化文化教育合作的“进行时”,将各族人民携手奋进的深情厚谊搬上杂技舞台。

 

 

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以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方式打造作品。近年来,创制推出舞剧《李清照》、话剧《红楼梦》《西游》、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交响曲《新时代》、科幻木偶剧《银河系历险记》、歌曲《将进酒》《听江南》等优秀作品,旨在让百花齐放的中国故事抵达人心深处和世界远方。

这其中,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大戏,《李清照》淋漓尽现了“一代词宗”李清照的精神世界,以及其所处时代的宋韵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不仅成为中国审美的一次创新表达,也为“上海出品”再添一大精品力作。

凭借对市场风向的精准捕捉,以及本土资源聚合的地域优势,推出一批展现都市人文风貌的舞台精品和文化IP。从舞台剧《繁花》、音乐剧《爱情神话》,到沪语版舞台剧《长恨歌》、海派滑稽戏《宝兴里》……当一个个经典形象从小说和大银幕中走上戏剧舞台,城市记忆和时代新貌也变得更为“触手可及”。

 

 

坚持传承创新 把握时代变化

 

在兼容并蓄中“求同”,在交流互鉴中“存异”,在“守正”基础上“创新”。演艺集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优质内容赋能产业创新,构建上海文化生活美学商业地标。

2016年,演艺集团将全球沉浸式戏剧顶尖项目《不眠之夜》引入上海,至今演出超2000场,并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和“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名录”。

 

《不眠之夜》剧照

 

有了《不眠之夜》的成功经验,演艺集团相继引入电影与沉浸式相结合的《秘密影院》等优质沉浸式娱乐项目,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城中热事”。还与广州太古汇联合打造衍生剧《十号礼铺》,开启商业和戏剧融合新模式。

2022年,演艺集团主动求变,创新打造原创沉浸式IP“超沉浸制造局”厂牌,与上生•新所联合主办的首届上海沉浸式艺术周,实现从高质量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2023年,“超沉浸制造局”再度升级打造“朱家角超沉浸艺术季”。这一次,“超沉浸”从商圈拓展至更为广阔的文旅景点,创新性打造出一个沉浸体验文化的新场域。

 

 

勇担传承使命 推动文化创新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演艺集团聚焦于“百姓视角、共情呈现、人性张力、文明底色”,聚力于优秀文化“引进来”“走出去”,多措并举打造融通中外的舞台作品。

2018年开始,演艺集团主动携手英国真正好集团发布“魅影中国计划”——从“英文版中国巡演”到“寻找中国魅影”“制作中文版音乐剧”等落地,从汉化译配到舞台呈现全流程本土化实践,从一年引进一部经典音乐剧到如今好戏“天天演”……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数据显示,在《剧院魅影》中文版成为全球第18个语言版本的一年多时间中,累计演出159场,吸引逾17万人次观演,票房收入1.5亿元。

 

 

助力推动上海成为全球顶尖演艺项目中国首演、亚洲首演首选地。锚定这个目标,今年8月,演艺集团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宣布推出驻演品牌“SEE YOU IN SHANGHAI上海见”,以“都市演艺”“文旅演艺”“沉浸式演艺”三大驻场演出模型为核心,探索驻演新模式,让中国观众与世界舞台“零距离”。

未来三年,演艺集团将聚焦上海广播电视台“文化兴台”核心战略,持续打造“新精品”“新场景”“新样本”——预计将举办5000场次演出,观演人次占上海驻演项目总量80%以上。与此同时,持续加快布局、开发文商旅消费新赛道,孵化全新文化旅游模式,构筑头部驻演平台,打造“演艺型零售”上海样本。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