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科技助残,让爱无障
今天(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上海市第十二届无障碍电影日主题活动在国泰电影院举行。本次活动以“助残志愿声入人心 ,科技助残促进融合”为主题,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去年9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在逐步提升,法规宣传逐渐深入人心。他勉励上海无障碍电影志愿解说团队的志愿者们,继续发扬自身的专业优势,力争做全国志愿者的榜样,把过去12年创造的志愿服务成果发扬光大。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杜松全向十位志愿者颁发了2024年度 “十佳公益之星无障碍解说志愿者”奖状。
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尹欣向阿里大文娱“优酷无障碍剧场”颁发“最佳志愿服务合作伙伴”奖状,以表彰他们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无障碍电影志愿解说活动创造良好创作环境、提供最新片源的公益之举。
为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无障碍电影公益解说团队在扶残助残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授予无障碍电影发起者东方广播中心“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称号,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王荔和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兼职副理事长金晶为基地揭牌。
今后,协会将在信息无障碍领域与上海广播电视台无障碍电影公益解说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并将更多更优质的无障碍影视作品推向全国视听障碍群体。
有爱无障,科技助残正提供新力量。本次活动上,东方广播中心特别邀约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百视通演示了该公司研发的无障碍节目AI创作平台。借助该平台,志愿者和写作者可以轻松实现为盲人和聋人两个群体撰写无障碍解说词、制作聋人所用的特殊字幕,大大缩短无障碍节目的制作周期,用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共享影视文化发展的红利。
来自杭州的夥伴科技在影院现场演示了应用于公共场景下的智能无障碍机器人“小多”。“小多”整合了电子聋人手语翻译功能和语音交互功能,方便视障人士在公共场合获得及时的语言支持。
来自美爱融合艺术团“不靠谱”乐队的视力障碍青少年们,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他们精心排练的怀旧风英文歌曲。来自大连的钢琴盲童腾紫霏现场演绎《土耳其进行曲》炫技版。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主持人余音现场解说了讲述肢残人救助孤儿的电影《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感动现场观众。
上海广播电视台无障碍电影公益解说团队今年计划在全市16家影院开展193场线下解说,全市有2万人次视障群体可以在影院中获得自己所需的无障碍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