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G出品】当文字跳跃到舞台,《骆驼祥子》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剧目,改编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同名小说的舞台剧《骆驼祥子》8月17日起回归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本轮演出将上演至8月25日。
舞台剧版《骆驼祥子》打破传统叙事结构,运用肢体剧概念来呈现周遭环境与人物心理,同时也让祥子“三起三落”的遭遇能以更适合舞台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老舍先生的文字从书页中跳跃到剧场,经过舞台语汇处理,“庄谐并存、悲喜交融”的经典意蕴变得更为鲜活热烈。
与“现实主义”的故事相碰撞的,是魔幻主义的舞台风格——舞台中央是一个三层圆形钢架,中间是转台,旁边安有环形阶梯,背景则是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商店。人物穿梭于铁板和钢架组织之间,钢铁与肉体、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等矛盾交织其中。
舞台呈现由旋转和升降两种空间动作组成。铁笼中间设置了一个6米直径的升降板,演员可以“从天而降”,也可以从地面上升,升降的空间动作与人物命运遥相呼应。
配乐中大量运用了合成器、噪音墙和电子机械的音色,与原著情节相配合,烘托物质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冲突。
如何将一只骆驼搬上舞台?舞台剧《骆驼祥子》用上了工业级机器狗B1——骆驼既是情节一部分,参与叙事;也是祥子的化身,与演员共舞。同时,骆驼的笨重与呆滞也是祥子悲惨一生的象征。
导演何念说,主创团队在舞美设计中既有隐喻和象征,同时辅以打破现实主义的表演,力求在舞台上鲜活、立体呈现出《骆驼祥子》文学审美价值。
目标只有一个——“让经典作品走近更多人群,继续以新的风尚被传承。”
编辑|谷一飞
素材来源|话剧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