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中小学校长化身演员,在SMG这个剧团开启舞台艺术探索之旅

7月14日下午,一场特别演出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台进行——经典话剧《上海屋檐下》以沉浸式演出方式被搬进三楼小剧场,台上演员是来自上海各个中小学的校长们。此次演出标志着首届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话剧团的圆满结业,也代表第二届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话剧团的全新开启。

首届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话剧团作为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艺术素养提升研修班的戏剧板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共同承办。

 

 

“聚拢在一起,就要踏踏实实学习。散是满天星,就要在学习之后,把对艺术和对话剧的热爱,播撒在更多学生心里。”

上海市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蔡琳萍诚挚讲述了自己的点滴收获。在她看来,此次学习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由这个观测位望出去,是对戏剧教育的全新认知和想象空间。

言里话外,不仅有作为参与者的感同身受,还涵括了此次活动的主旨理念——针对中小学校长这一特定群体,联合文化艺术团体,通过艺术欣赏、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切实提高中小学校长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理论水平和艺术实践能力。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接的戏剧板块,紧扣核心素养,强调以美育人。这个过程中,上话团队邀请顶尖师资,策划系列名师讲座、深度导赏和实战体验活动。而在课程设计上,则紧紧围绕戏剧度融合多学科,以实践为导向,同时注重艺术感知与创作。

更形象点,来到这个剧团,这些校长们需要完成从育人者,到艺术体验者和创造者的身份转换。这个过程中,“变化”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他们走到台前、走进幕后,在对实践、表演、思考的重新打量中,探索更多关于美育的打开方式。

截至今年7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迎来14个区69位校长,组织了精品导赏、名师讲座和实践体验等三大板块。自开班以来,话剧团保持“每周一次课”+“冬令营集训”的节奏,鼓励每位校长全面参与,在话剧创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结业汇报以普通话版和上海话版两种风格演绎《上海屋檐下》,生动展示了学习成果。

“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孩子走近艺术,在笑声和泪水中、在情感触动中感受艺术魅力”“用戏剧方式做心理工作,这是来到校长话剧团后打开的眼界,逐渐拓宽的思路”,再次回望排演戏剧的历程,松江区泗泾第三小学副校长刘钦腾和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副校长张威的一番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教育”已经扎实开展了20多年。

一直以来,聚焦于培养未来观众、孵化戏剧专业创作人才及戏剧教育人才等目标,这支团队持续推出了一系列公益普及戏剧教育活动,并形成了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活动品牌。

“所有一切努力,都是希望透过触类旁通的艺术教育,帮助孩子在拥有各种可能的年纪,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持续拓展视野中的维度。”上话团队这样归纳工作目标。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