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第十季首录,导演组上演“人在囧途”
“漠河气象局报告,继续发布大到暴雪预报,请导演组做好全面应对准备。”3月27日,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第十季录制前36个小时,除嘉宾外所有录制人员已提前到达漠河。导演团队正群策群力对录制方案进行最终调整时,突然接到嘉宾因暴雪无法到达的消息。镜头前的主角不到,镜头后的大家难免有些局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最优解决方案?这季节目第一个挑战就由导演团队“接招”了。
临时官宣 “漠囧”开录
面对突发情况,总导演王海龙决定,既然不能停下,那就勇敢面对。在安排好正常录制事宜之后,工作人员先找到首次和《极限挑战》导演团队合作的宣传团队,探讨是否能让这件事以一种更乐观的角度获得公众关注。联系上后,导演团队发现宣传人员已经摩拳擦掌,双方想法不谋而合。既然“极挑团”已经决定要坐火车赶赴目的地,宣传人员也检测到网友们已经开始期待他们一路的故事了,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干脆就提前官宣吧。
说干就干,大家兵分两路。总导演从各组人员中迅速组建一支录制队伍,直接带人开车疾驰1000多公里,在第二天嘉宾到达之前,赶往哈尔滨全程跟拍绿皮火车之旅。一路上,各工种人员元气满满,干劲十足,每一辆车上都是大家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漠囧”要拍,正常的录制也要进行,所有人都心往一处使的火热场景,将风雪平原的寒冷天气也隔绝在了车窗之外。
与此同时,宣传团队迅速制定好各种网络话题,并由艺人统筹小组与嘉宾一一沟通。当导演组还在奔赴哈尔滨的路上时,宣传人员已经沟通好全部嘉宾并获得各平台协助。当启明星爬上东方的地平线时,前往哈尔滨的车队因为连夜奔波,有几辆已经无法继续前行,大家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对可用车辆进行再分配,想尽办法继续奔赴哈尔滨之行。
十八小时火车行
车队还未到达哈尔滨,第一位嘉宾已经登上前往哈尔滨的航班。宣传也开始发酵录制相关话题,并随时检测嘉宾自身带来的话题热点。同样,因为突发事件受到广泛关注,节目嘉宾们也更有干劲,十分配合话题宣传,与网友们积极互动。
除了娱乐性话题,宣传团队也提出,《极限挑战》作为一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目,还可以利用好这波话题热度,为黑龙江旅游宣传加油助阵。在火车启动前5个小时,团队与火车即将经过的各城市文旅部门密切沟通,请他们拿出自家特产特色,双方合作宣传,相关话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网络上热度正高的时候,哈尔滨录制组顺利接到了所有嘉宾,真正的“十八小时火车行”正式开始。在前往哈尔滨的路上,总导演和编剧从未停止讨论,火车上的录制氛围非常和谐。在这样难得的场面中,大家如亲人般互相体谅和理解,各家经纪人也主动帮助节目组推进录制。先到漠河的“极挑团”成员黄明昊也由在漠河待命的编剧们陪伴着,和火车上的团队成员展开联动,一路挑战、直播、聊天不停。
一天热热闹闹又压力十足的忙碌下来,节目还没正式开录,就已经变着花样上了100 多个热搜。所有人敢想敢干,大家各司其职,嘉宾们没有偶像包袱玩得不亦乐乎,粉丝们吃瓜看热闹兼起哄,文旅部门宣传人员们花样种草,没有什么比打胜仗更能带来凝聚力了。
风雪中直面录制挑战
3月28日凌晨,在漠河待命的导演组也兵分两路,一组人员凌晨出发,将节目录制所需的服装和妆发团队带往塔河与火车组上的人汇合,一组人员出发去往当天录制场地,解决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录制困难。当天12:23,列车进站,在站台上看到熟悉的工作人员的身影时,所有工作团队都知道,正式的挑战开始了。
一夜未停的风雪加强了录制的难度,极端的天气除了带给人极致寒冷的体感,还让原本的录制路线变得更难行进。从漠河出发前往第一个“直升机场”的路上,1个小时前刚刚清理出来的场地,又落了一层新雪,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再次进行清雪,让飞机可以顺利悬停,完成录制。
接下来的场地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风雪也没有因为工作团队的努力而暂停,整场录制因为封路、天气的原因,延后了几个小时,为了保障嘉宾的状态和安全,导演团队不得不取消一部分原定内容。工作人员们不畏严寒,互相协助,在摄像机镜头之外展现着各自的专业态度。
结束当天录制回到酒店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关于“漠囧”的一天结束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天亮之后,又是新的挑战。随着节目录制的持续推进,《极限挑战》第十季也将于4月下旬回归荧屏,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