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领导调研上海广播电视台

3月30日上午,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一行赴上海广播电视台调研,并主持召开“如何培养高水平采编人才”交流座谈会。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台长、总裁宋炯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蓉和30多位基层骨干出席会议。

 

 

会上,东方广播中心、融媒体中心、第一财经、纪录片中心负责人分别就采编队伍建设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六位一线业务骨干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了分享发言。刘思扬不时插话,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高水平采编人才,为加快培育发展媒体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刘思扬在讲话中指出,从上海广播电视台基层一线人员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大家的新闻理想、敬业精神、专业水平,也让我们对上海广播电视台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下一步推动高水平队伍建设非常有启发。

刘思扬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多次从治国理政大局的高度阐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力对标“四向四做”人才,全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中国记协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把竭诚服务新闻工作者放在突出位置,把党中央关心关爱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落到实处、送到身边、传到心里,使广大新闻工作者切实感受到“记者之家”的温暖。

 

 

宋炯明表示,在中国记协和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在市记协大力支持下,上海广播电视台始终高度重视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工作。目前,按照上海市委的部署,全台上下正紧扣“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核心理念,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愿景目标,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希望中国记协多多送宝上门,开展各种形式多样讲座和培训,引导全台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让听众在听到报道同时就能有画面感,这是广播与生俱来的特点和优势”“开播12年来,直通990致力于成为融合声频与视频、打通线上与线下、覆盖多屏多端的新型融媒品牌”。座谈交流中,不约而同,广播记者胡旻珏和民生节目负责人朱颖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要义——“形式轻量化,绝不是内容轻量化,必须始终坚持‘脚底板下出新闻’,才能有底气、有功力将一个个高大上的改革和政策,化成一个个接地气的故事和变化。”

同样聚焦于“全媒时代如何让新闻更打动人心”这个命题,融媒体中心在持续探索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工作路径——深度报道部副主任邢维将其阐释为,“把思想性、故事性和逻辑性,与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特点相结合,将长解读、长故事与短现场搭配,既保证实效性和快速准确传播,也有充分的故事呈现和专业深入解读。”国际新闻部国际评论员组主编章一叶则形象归纳为“敢于争锋相对”“善于讲好故事”“勇于抓住热点”关键三条。

财经领域新闻报道追求权威性、专业性、市场化,与之对应,是采编团队需时时保持“全局视角、提前预判、解疑释惑、监督质疑。”第一财经新闻中心财经部副主任林洁琛介绍,聚焦培养高水平采编人才,目前探索形成了聚力于“新人”“有一定报道积累”“成熟记者”“一起成长”等多个纬度方向。而作为亲历者,资讯中心市场直播部主持人团队总策划尹凡对此感同身受的体会是,“专业是第一财经对人才的第一要求”。

调研期间,刘思扬一行还参观了融媒体中心S1和S2演播室,听取新闻全媒体采编及国际传播情况汇报。

中国记协相关内设机构、专委会等负责人,市委宣传部、市记协相关负责人,上海广播电视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