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东方卫视《未来中国2》7月7日晚首播 揭开深空探测的神秘面纱

首档中国前沿科学思想秀光明畅优《未来中国》第二季将于7月7日晚20:30在东方卫视首播,21:30在安徽卫视播出,7月10日21:40在浙江卫视播出,7月11日21:40在江苏卫视播出。首期《未来中国》将视野投向了深邃的外太空,邀请到“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他将为我们揭秘深空探测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广电总局的全面指导下,今年的《未来中国》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负责节目投入和制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卫视联动,协同推进节目创制、播出和宣传,共同打造属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全新科创传播载体。

从神话里的嫦娥飞天到敦煌莫高窟上的仕女飞天壁画,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亘古通今。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2020年,我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21年,“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这些壮举不仅为我们揭开了更多关于深空的秘密,其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付出。

贾阳用18年的时间造出了“中国最珍贵的三辆车”,正是这三辆车让中国成为唯一一个同时在月球和火星开展巡视探测的国家。从一个在东北小镇上看星星的少年,到一个为月亮和火星造车的人,他选择将“中国式浪漫”贯彻到底。秉持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火星上的想法,“祝融号”火星车被设计成了一只漂亮的蓝闪蝶,在它的“脑门”上有一个用“九叠篆”字体写下的“火”字,就连两个后轮上都设计了“中”字。

毕业于帝国理工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硕士的洪辰瑶则实地打卡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化身实习研究员,与月壤样品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张佳伟和他的师弟、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马晋隆更是去到了“火星”,深度体验了一把“火星生活”。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教育硕士杨昊辰用科学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为大家解密“小行星撞地球”传闻。曾拍下中国空间站建设时期12种构型的90后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讲述了目睹火箭发射现场带来的震撼。

此外,节目组还邀请到了几位科普宣传员们为本期节目预热宣传。安徽引荐人马滢直接动手用有限的材料制作了一辆“星球探测车”;阿云嘎则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对“爱心星系”的故事;李雪琴将为你揭秘荷叶和“祝融号”火星车之间的关系。

《未来中国》的科学榜样和硬核青年们用自己独有的感触和视角揭开外太空的秘密,他们用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方式写出了这份关于深空探测的科普攻略,用更加年轻化的语态将科学知识实现更加“降维”的传播。深空不遥远,未来亦可期!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