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以百姓视角解读“丝路精神”《文汇时评》点赞东方财经•浦东频道《丝路逐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去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所作主旨演讲中,这样点明了民心相通对于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
 
在习近平主席发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一周年之际,5月14日出版的《文汇报》中国新闻名专栏《文汇时评》发表题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路基”》的评论文章,文章写道,“ 正在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和东方财经·浦东频道热播的专题片《丝路逐梦》,从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和理解‘一带一路’这一‘高大上’的话题。无数‘丝路人’的逐梦之旅吸睛无数,笔者以为,这恰好从‘收视率的角度’印证了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路基。”评论文章以较大的篇幅,阐述了民心相通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创造机会均等和弘扬“丝路精神”,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这也正是这档节目的主旨所在。
 
 
《丝路逐梦》历时近一年的策划制作,由东方财经•浦东频道首次联合第一财经、MCC(新加坡真实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制作,该季播节目共13集,每期15分钟。节目以主人公第一人称讲述为主的轻纪录片形式,讲述华人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上海浦东的外籍人士创业打拼、追逐梦想的故事,“走出去+请进来”,反映“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共赢的主题。节目从今年春节期间开始播出后,在上海、香港、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引发积极反响,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各频道专题节目中取得良好收视表现,成为积极弘扬“丝路精神”和时代主旋律的匠心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时评作者徐洪才,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曾获2016中国文化年度人物。在观看节目后,认为节目以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丝路人”的逐梦精神,立意高、制作精良,并主动撰写时评,给予高度评价。
 
《丝路逐梦》的节目主角是一群特殊的人,既有在海外拼搏的游子,也有看到机遇来中国发展的外籍人士。他们都远赴异国他乡,挥洒汗水、打拼创业,为我们勾画了五彩缤纷的梦想蓝图。这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开展,又给他们提供了崭新的逐梦舞台和发展机遇,他们也以自己的拼搏付出,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展现出中华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展现的生命活力和价值能量。
 
 
节目的人物选取力争多元化、具有代表性,不分国籍,不分民族,不分种族,不分年龄。
 
▲在海外的华人创业者方面:既有央企国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层建设者、管理者;也有努力传承中国文化、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华人企业家;更多的是,只身前往海外、白手起家的打拼者。
 
▲而选取的在上海浦东的外籍人士方面:既有近年来积极投身中国教育改革的康奈尔大学原校长、现任上纽大常务校长杰弗瑞•雷曼;也有见证中国速度与上海速度的霍尼韦尔亚太区总裁林世伟,伴随中国商飞的组建、C919的成功,他的企业与我“国之重器”一起成长;更多的是,已经扎根上海的或刚来上海的外籍人士,如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在浦东的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一带一路”给他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等等。
 
在制作方面,《丝路逐梦》节目运用时下人物类专题片较流行的表现手段,对人物故事进行了深度的挖掘,讲述方式轻快、活泼、节奏流畅,同时运用虚拟演播室、一镜到底等方式,每期将两地的故事进行移步换景、时空转换,顺畅勾连,从而共同谱写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一代又一代“丝路人”传承“丝路精神”的梦想与执着。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在迎来“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之际,《丝路逐梦》特别节目的播出,真实展现了“丝路人”成为人类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助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步伐,他们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更传递出中国梦与世界梦对接中展现的正能量。
 
丝路逐梦,一代又一代的“丝路人”永远在路上;而关注国家战略、讲好大时代下“人”的正能量故事,东方财经·浦东频道,一直在努力探索。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