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东方卫视一档全新精准扶贫公益节目易居乐农《我们在行动》后天(2月28日)开播。为了更彻底地贯彻“公益”二字,包括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社区扶贫联盟以及东方卫视、易居中国、新浪微博等在内的多家联合出品方作出如下郑重承诺:
“本节目所有广告收益在覆盖制作成本之后有结余的,不分配,全部用于第二季扶贫公益节目的拍摄制作,帮助更多贫困县农民的好产品走入大城市千家万户,节目收益全部用于贫困县的脱贫实事。”
什么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过往以物质支持、资金补贴为主要手段的粗放扶贫的相对概念,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其重点,便在于“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
什么是精准扶贫节目?
通过电视化的策划、制作与传播,实施到位的节目。而东方卫视的《我们在行动》,正是一档将“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解决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节目。
核心内容与主线流程
下乡选品——助农大使深扎县域农村找到藏匿乡村的优质农产品
产品研发——从故事、特点、包装、传播等维度打造优秀产品
订货推广——组织城市企业社区居民代表参加村头产品订货会
社区推广——东方卫视主持人出动在城市推销农产品。
这档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截至2017年底,我国尚有592个贫困县,4335万贫困人口,他们的年均收入不到2300元。
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品牌、无标准、无销路,无法增产增收,单纯靠财政补贴或者社会救济,无法解决产期稳定收入的问题。
作为主流媒体,东方卫视此举旨在——
一方面,借助媒体的资源,整合了明星、企业家、扶贫组织、政府力量,共同为精准扶贫的对象与产品,建立起了产业链通道的“路”,让这些产品有了流通的管道,有了输送的市场。
与此同时,借助媒体的渠道,帮助这些曾经无品牌却有价值的产品,迅速为其建立了有公信力、有覆盖面、有附加值的传播的“路”,口碑的“路”。
立竿见影之生动案例
首期节目录制中,《我们在行动》节目组便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陕西澄城县。
一行人中包括东方卫视主持人和制作人陈蓉,知名媒体人、《新周刊》出版人孙冕,企业家冯仑,以及陕西籍艺人凌潇肃。
在下乡选品中,他们经过实地走访,找到了具有400年历史传承的手工空心挂面。
随之,一行人继续挖掘产品背后的故事与文化,进而完成产品的品牌设计与包装。
前后三天内,便推出了“爷爷的面”这款全新包装与定位的刘卓挂面。
非但如此,四人还参与了“村头订货会”,一个下午便出货20吨的手工挂面,相当于全村一年多的产能!
这,便是“精准扶贫”立竿见影的成效!
如何更好传播公益效果?
首先,人物组合护航。每期节目都会组成特定的“助农团队”,这个团队中,共有4个“角色”设定,分别是作为“助农委托人”的主持人、作为“代理村长”的企业家或明星,以及作为“村委委员”的其他明星或当地红人。
在这些角色中,众人各有分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节目中,明星将零片酬参与节目录制。在综艺天价片酬的巨大反差之下,这档以公益之名的节目无疑是一股难得的清流。
其次,宣传资源助力。为了让节目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以带来最好的“精准扶贫”效果, 东方卫视将联合SMG旗下各渠道,拿出最强势宣传资源。
最后,公益落实到底。《我们在行动》拟在首季收官时举行一场——“精准扶贫,我们在行动”公益特别活动。该活动将重新集结参与此次节目的企业家、艺人们,继续为如何“精准扶贫”出谋划策,贡献出各自的一份心力。
这,无疑是令人心生暖意和敬意的。
从来,单丝不成线,孤木亦不成林。
唯有众人拾柴
火焰才会飞腾起焰!
2月28日起每周三22点在东方卫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