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她不仅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源地,在民国时期还一度统领整个中国出版业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两家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近代出版机构都诞生于上海,并在此发展壮大。今年适逢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8月16日,她们在诞生地上海收获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作为2012年上海书展特别活动之一,8月16日,上海音像资料馆(暨媒资管理中心)在上海书展现场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珍贵历史影像新闻发布与研讨会”上,首次披露了一批有关中国近现代两大出版巨头--“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独家历史影像,引起出版界人士、相关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本次发布的许多影像填补了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活动影像的空白。例如上海音像资料馆从民间收藏渠道发现的1930年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及编辑所所长舒新城、印刷所所长王瑾士与钱歌川等一行人赴日考察出版印刷界、教育界的完整影像,以及从海外采集到的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出版局局长张人亚的珍贵影像,使原来只有一两张照片存世的中国近代出版界先驱者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静态的历史得以“复活”。
本次发布会还重现了中华书局静安寺路总厂、澳门路总厂、福州路总店的旧貌和“一•二八”事变中被轰炸的闸北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总厂、东方图书馆残景,以及上世纪30年代从排字、制版、印刷到装帧等印刷工序的全记录影像。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音像资料馆还从海外采集到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的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纪录影片,这一独家发布的资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关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最早活动影像。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成立于1918年,曾拍摄包括梅兰芳早期表演在内的大量影像。遗憾的是,这些影像的拷贝绝大多数在“一•二八”事变中被毁,能留存下来的极为罕见。
上海市政协文史委、上海新闻出版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的领导以及来自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领导、中国近现代出版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本次新闻发布与研讨会。对于上海音像资料馆的影像发现,领导与专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