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星尚阅读榜》年度发布:2011被低估的十本书

 

作为上海本地以“引领时尚文化,倡导品质生活”为己任的时尚媒体,星尚的口号定位于“爱我生活”,就是希望向广大受众传递全新的生活理念,特别是引导人们在如今的快节奏下,如何放慢脚步、聆听生活、感悟人生。《今晚我们读书》就是在此背景下,星尚于2011年创意推出的一档以传播读书文化为主的电视节目,节目通过“名人推荐”、“读书人访谈”和“阅读榜”等版块,邀请作者、名人来探讨读书体会,播出后受到了广大观众和书友的欢迎。
 
 2012年1月,《今晚我们读书》栏目推出了“星尚阅读榜年度评选——2011年被低估的十本书”评选活动,力邀知名作家、书评人、出版社、媒体及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经过一个多月严格而反复的讨论,综合各方的推荐意见,最终遴选出具有“独立思想”和“专业品格”却被低估了的十本好书。
 
 
1.《安持人物琐忆》——陈巨来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1-1
 
推荐人:陈丹青(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民国文艺圈八卦集锦,人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去更真切地了解民国社会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心理,因为这本书以极其真实的细节呈现了民国社会生活和文人生活的切片。陈巨来交往的人物很多,三教九流,十分驳杂。从这本书,可以窥见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民国的生活状态、习俗、心理状态。
 
2.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伊朗)阿扎尔·纳菲西 朱孟勲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1
 
推荐人:王晓渔(同济大学副教授,文化学者)
 
推荐理由:可惜这本占据《纽约时报》排行榜半年之久的畅销书,在中国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只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受到一致的称赞。在一个不鼓励自由思考的地方,作者纳菲西邀请几位学生,每周四到她家讨论文学。体制不仅剥夺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更伤害了公民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被取消意义,成为空虚、无聊、得过且过的代名词,混日子成为人生理想。公民不是享受日常生活,而是被日常生活伤害。纳菲西发起静悄悄的“生存之战”,发起一个微观的精神共同体,重新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感,也告诉处于同样情境下的读者,即使体制一时无法改变,通过个人对精神的坚持,依然有可能恢复日常生活的基本伦理。
 
3. 《宅兹中国》——葛兆光 中华书局 2011-2
 
推荐人:小宝(专栏作家,上海季风书店创办人)
 
推荐理由:相较市面上其它关于“中国”的研究著作,此书显然更有想法也更乐意探讨真问题。从对上古“古舆图”的解读分析,并从“周边看中国”的双重视角来厘析“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不同模状,从而更为清晰准确的知晓“中国”在历史生成中的复杂面相。
 
4.《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英] 玛琳娜·柳薇卡 著 邵文实 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11 
 
推荐人:韩博(《星尚画报》编辑总监)
 
推荐理由:乌克兰、拖拉机加上“简史”三个词,赶走了大量读者,此外,中国读者的阅读趣味多被“市场-文化产业”支配,离“文化”距离稍远,所以此书必然被低估。《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由20世纪的宏大主题交织而成:从俄国到苏联再到俄国的历史、乌克兰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东欧移民问题、东欧与西欧的文化差异、现代社会的金钱观、无政府主义、集约化农业机械对土地与土地居民的掠夺……但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以一位女性的视角呈现,一个世纪的悲喜剧便成了一场假结婚的纠葛。此书举重若轻,是站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肩头之作,虽有啰嗦之嫌,亦值得国中小说作者借鉴。
 
5.《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许知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推荐人:刘瑞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推荐理由:许知远作为知名媒体人,其作品因熟悉而被忽视,这部标志着作者内在精神深刻转向、并对当下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在出版后却未得到媒体与读者的足够重视,在媒体的年终点评中少有提及。本书堪称七〇后公共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许知远的转型之作。本书无论在思想深度、语言张力还是在历史意识方面,都显示出不同以往的力度,仿如大提琴般的思绪,回环旋绕,显示出许氏风格的日渐成熟。2011年,“中国模式”之论甚嚣尘上,“中国震撼”之说在官方与民间都获得附和,许知远却以一种世界游荡者的疏离姿态,冷静梳理中国与世界在现实与历史层面复杂而隐秘的交流,并透过民族主义所营造的各种纷乱现象与论述,试图清理出一个可以超越中国与世界对立模式的普遍的、恒久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本书对于正在崛起、已然崛起的中国是一份难得的清醒剂。
 
6.《重返公共阅读》——王晓渔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10
 
推荐人:凌越(《时代周报》时代阅读主编)
 
推荐理由:本书在众多年度书榜评选中都未被提及,且鲜有书评。王晓渔是当下颇具活力的青年学者,他的文章通常都以明确和敏锐的价值观作为基础,而且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对学院派学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本书即侧重从公民常识的角度提倡阅读,主要致力于公民社会的文化建设,推介数十种具有公民常识的书籍,促成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公民常识。
 
7.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英] 安吉拉·卡特 著 郑冉然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9 
 
推荐人:顾文豪(书评人)
 
推荐理由:作为迄今不为国人普遍认知的安吉拉·卡特,其越出性别、道德、俗情之轨范的小说创作颇令人一新耳目。此书所搜觅整理的各种民间故事直指人类的生存经验,提醒我们残酷有时比善和美更接近生存和生活的本质。阅读此书,对比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叙述模式和旨趣主题,或可更为全面地认知我们身处的世界。
 
8.《寡人》——阿乙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8
 
推荐人:btr(书评人)
 
推荐理由:阿乙的文字在当代华语作家里是数一数二的,但他却被他所处的时代低估了。《寡人》里文章的篇幅都很短小,最长的也不过数页,但它有着与长度或体裁不相称的厚重感。常常在寥寥数语间,阿乙已经从日常琐事直抵生命最核心的若干主题——生和死、时间和空间、爱情和孤独。这不仅需要对于生活及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敏锐思考,更需要一种直面自我的勇气。这恰恰就是阿乙的写作最吸引人的地方:他毫无保留地与自己坦诚相见,哪怕在有些时候,这样的相遇带着与自己狭路相逢的味道。
 
9.《西夏旅馆》——骆以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推荐人:顾明(《上海壹周》小文艺版副总监)
 
推荐理由:台湾作家骆以军的这部《西夏旅馆》曾获得红楼梦文学奖。2011年,它的简体版在内地推出。这是骆以军作品第一次进入内地,又是获奖作品,却没有引发阅读热潮,反而是一些争论与批评。被低估大抵因为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巨制,用奇崛的文字建造起了一座故事迷宫,令很多人迷失了。《西夏旅馆》关于那个进入时间旅行隧道的旅馆、关于图尼克、关于台湾外省人、关于消失的西夏帝国,整本书没有一条清晰的故事线索,骆以军将它们解构,然后再将一个个故事片断,拼凑在一起,形成一座迷宫,就如同他自己形容的“乱针刺绣”。因此,读《西夏旅馆》决不是一次顺利的阅读体验,骆以军用冗长的句子讲述着这些故事片断,这句子本身就似一座小小的迷宫,刚开始阅读时,稍不注意就迷失在它所表达的意思中。慢慢地,再多读一些章节,摸透了迷宫的路,又会沉醉在骆以军所创造的这个语言世界里。
 
10.《2666》——[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著 赵德明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纪文景 2011-12
 
推荐人:俞冰夏(书评人)
 
推荐理由:有报道说,在过去10年,世界范围内被讨论最多的西班牙语小说不是《百年孤独》,而是《2666》,但此书在国内还未获得足够的关注。马尔克斯是用幻想写作的作家,博尔赫斯用的是智力,波拉尼奥用的是心。872页的《2666》看似厚重而庞大,实际却异常流畅,可以非常轻缓地进入。也许它的长度和价格使得它使人望而却步,它没有中心点的叙事让人迷茫,但这是本有关情绪的书,需要用心去读。    
 
 
也许这是本值得反复阅读,每一次都有不同收获的书;
 
也许这是本被过多关注个人色彩却遮蔽其文本价值的书;
 
也许这是本倾注作者多年精力却鲜获关注的书……
 
它们具有“独立思想”和“专业品格”,让你在阅读中思考自身,对你的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
 
让我们一起重新发现和认识2011年这些值得阅读的好书!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