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神圣而又庄严,对于来自草根的“达人”而言,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向往和期盼。
率先进入16强的14组达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感动和才艺同在。进入人民大会堂的选手个个都有绝活,个个都有“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人生经历。作为一档综艺性的节目,立足于才艺这是第一位的,正是这些达人们展现出超乎人们想象的才艺,才有了高收视率。看“达人秀”比其它节目更多了一份感动,这种感动不做作、不刻意,而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具有可信度,这也是达人秀成功的秘诀所在。在艺术实践中,有“德”而少“艺”,对观众不能形成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和影响力,“德”就难以彰显。值得欣喜的是,“达人秀”的艺术追求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审美认同。
看“达人秀”总会想到“寓教于乐”这个词。《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说,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为促进社会和谐,营造导向正确、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这就是“达人秀”成功的样本意义。
经常会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引进正宗的英国“达人秀”,其收视率是否会超过本土化的“达人秀”?我说不会,道理很简单,因为洋为中用的“达人秀”接上了地气,观众更有一种亲切感。
现在,电视文化呈现出一种创作上浮躁和低俗化现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达人秀”对节目制作近乎苛刻的精品意识,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觉和传播责任。《中国达人秀》已经成为国内同类节目的标杆,如何不会使观众陷入审美疲劳,这就需要“达人秀”不断去创新。成功已成为观众的美好记忆,观众期盼以后“达人秀”更加精彩,如何实现超越,“达人秀”面临着新的挑战。
作者:吴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