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2012年,电视荧屏令不少观众眼前一亮,不仅节目类型更加丰富多彩,黄金时段的荧屏新增了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栏目剧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形态,而且许多节目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质量上乘,可圈可点,体现出有效满足电视观众积极健康的多样化精神需要的媒体自觉。1月5日21:15,由东方卫视全新打造、“金话筒”何婕主持的全新节目《大爱东方》将正式播出,帮助人们寻找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以一个个普通人平凡而又“大爱”的故事,传递善的力量,激发善的能力。
大爱东方 寻找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一直以来,坚持新闻立台、新闻个性突出的东方卫视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人文关怀,秉承尊重个性、包容多元、鼓励表达的媒体立场。2011年,通过全面改版,东方卫视以“梦想”为核心的频道价值观得以聚焦、凸显和强化,围绕这一价值观所建立的整个内容体系和品牌体系中,新鲜、新锐、都市、国际的特质日益鲜明。《中国达人秀》屡创收视纪录,呈现普通中国老百姓的多元梦想,其“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口号一直鼓舞着所有有梦想的普通人;《东方直播室》直播现实中国,带领观众进入“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给予各方观点平等、公开的表达机会,汇聚最具价值的梦想人群;《百里挑一》为当代年轻人提供追求真爱的平台,贴近生活,真诚服务,传递真爱、希望、勇气和坚韧;《我心唱响》通过歌声传达心声的方式展现普通人的各种情感,而节目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受到媒体和观众一致好评。
此次,东方卫视启用年轻制作团队,全新打造2012年新节目《大爱东方》,以“责任”和“梦想”成就媒体价值,形成道德的气候,社会气象的气候,以贴近老百姓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教给人们善的姿势,大力弘扬善的精神,以阳光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生活中的善和美。
正如节目负责人陈晔所介绍,《大爱东方》是对当下中国人复杂道德情感的表达和诠释,“这种诠释不同于传统道德栏目直白的拔高和神化某人某事,而是扎根于现实生活、扎根于普通人物,通过对细节的微观和思考,寻找深植人性心灵深处的温暖,发现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
让社会发现善能 用行动改变中国
《大爱东方》节目中的人物都取材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他们用平凡的行动发挥着善意的能量,也许微小,但却充满温度。“《大爱东方》的选材标准,应该与‘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同中取异”,陈晔强调,“《大爱东方》抛弃了对道德模范人物的歌颂和赞扬,将‘大爱’以‘大音希声’的方式展现出來,真正实现人们情感深处的触动,是‘润物无声’式的感动。”此外,整个节目的呈现方式将以镜头的真实记录为主,还原细节,展示真实:“希望用镜头去发现和记录普通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善意。”
首期节目中,节目组在全国各地挑选了“大爱”的典型。其中包括:
搭建50个图书室的广西女教师:在广西,有这样一个姑娘。她放弃了自己在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孤身一人来到中国的大西南,为山野乡间的孩子们搭建图书室。700多天的坚守,她为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们带来了整整50间图书室。她说以后还要建更多的图书室,因为每一本书,都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有人说,慈善和公益是有钱人做的事,而这位姑娘却说,慈善和公益是有心人做的事。
当了50年红娘的武汉老阿姨:在武汉,有这样一个喜欢改变别人命运的红娘。她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为人做媒。50年的红娘岁月中,她带着千百对男女走向幸福。她说看着别人幸福地生活,她自己心里也装满了幸福。
这些普通却又“大爱”的善意,看似平淡,却以其源于生活深处的真实感召和直入内心的温度,带领人们寻找到心中最温暖的地方,感受到社会大爱的力量,激发社会各个层面发现善能,付诸行动。
“金话筒”何婕担当主持 知性主播展现人文关怀
《大爱东方》以纪实片的形式展现人物故事,演播室串场,主持人由上海著名的新闻主持人何婕担当。2011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主持最高奖项“金话筒”奖的何婕现一直主持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等新闻节目,其稳重的知性女主播风格深入人心,“深厚的新闻功底,而且言语温暖,又能贴近观众,展现出人文关怀,这正是《大爱东方》所需要的”。
何婕对于能接受主持这样一档节目感到很荣幸,她说:“这个节目和以前的主持经历完全观不同,我经常要深深地进入到当事人及其故事的语境里,常常被里面的人物感动得不能自已。但是,我希望这档节目带给观众的不仅仅只有感动,更多是感动之后的思考和行动。感动——感召——行动,这才是这档节目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