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9时30分,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原广电信息(600637)名称变更为“百视通”。12月30日,“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出席仪式,并为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会上,市领导对百视通上市在文化体制改革、三网融合发展模式探索、新媒体产业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和影响给予高度肯定。中宣部、上海市委、市政府及部分市委办局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百视通上市是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政策和“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完成的国有资产重组的成功案例,其大股东东方传媒集团推动旗下新媒体可经营性资产,即百视通技术100%股权、文广科技100%股权、广电制作100%股权和信投股份21.33%股份,通过资产重组与置换方式借壳上市。整个借壳上市过程从去年9月开始启动,12月29日正式挂牌上市,前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百视通上市是上海市国有资产战略重组的重大举措,加快了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以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为原则,在上海市国有资产的大平台上寻求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国资运行效益的优化。
百视通隶属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SMG)旗下,是国内广电最早专业从事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视频服务等新媒体全业务运营的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交互电视服务系统集成技术,是目前国内收入与盈利规模最大的广电新媒体企业。其中,IPTV业务发展全球领先,用户规模达1000万,全球第一,实践性推动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业界评价,百视通上市标志着我国广电新媒体企业牵头整合三网融合产业链,有利于创造规模效应和发挥资源优势,是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三网融合模式探索之路上的一件大事。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东方传媒集团(SMG)总裁、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裘新同志表示:“百视通上市,是上海广电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促进广电体制改革的一个尝试,遵循了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规律。国有新媒体上市有利于提高国有新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用户、服务观众。有助于国有新媒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媒体服务的组织体系,完善新媒体产业链,确保新媒体业务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既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也为投资者创造最大价值。”
百视通上市是上海市国有资产优化改制的双赢。上市后的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从事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新媒体技术服务和市场运营的唯一平台。原上市公司广电信息的主营业务将从电子制造和网络信息服务转向为新媒体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装备工程经营及广播电视科技研发业务。此举有利于大股东仪电集团根据内部产业发展战略和架构调整的需要,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提高自有资产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同志表示:“百视通上市是上海市宣传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落实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典型案例。百视通上市,对上海市文化国资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它增强了上海市文化国资在数字新媒体领域的竞争力,也壮大了上海市文化国资的整体规模,更提升了文化国资在文化创新中的主导性。希望百视通能以挂牌上市为起点,充分把握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巩固和扩大全国领先地位,拓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