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沪上各大媒体关注《1921点亮中国》

6月27日,电视专题片《1921点亮中国》投放荧屏,此前已受到新华社上海分社、《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新闻晚报》等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这部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为沪上荧屏带来新的收视亮点。

6月26日,《解放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详细介绍了专题片的分集内容梗概,并对节目的播出频道和时间进行了详细预告,认为影片在内容上吸纳了近五年党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真实展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
 
6月27日,《文汇报》文化新闻版面着重报道了专题片中引用的大量详实而珍贵的历史资料镜头是如何发掘、寻找到的。其中,最惊喜的发现是陈独秀等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历史影像。这批来自1922年的珍贵资料,是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人物数量最多、距离中共“一大”时间最近的影像。此外,1922年陈独秀在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时拍摄的照片;李大钊早年留学的早稻田大学时的学籍簿真品;如列宁、孙中山的原声录音等等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都是在电视荧屏上的首次披露。
 
6月24日,《东方早报》以整版篇幅对专题片的内容、创新亮点和摄制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以“拍摄了很多人未见过的玫红色上海”的标题眼配图,展示了《1921点亮中国》的独特之处。报道认为,专题片首次将上海作为革命圣地来展现,在拍摄中对中国建党的重要地点:上海渔阳里,一大会址,外滩等地,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影调的拍摄处理,利用摇臂、轨道、航拍、电力升降机、遥控直升机等方式,为观众呈现出“很多人未曾见过的上海天际线”和“金灿灿的上海街道”。同时,专题片在内容上也有所创新,研究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荷兰马林纪念委员会主席迪克·德·温特、著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石川祯浩教授等一批党史人物的权威研究者,为本片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五四运动的见证者、106岁的周有光老先生讲述他在1919到1921年间的亲身经历,也是本片一大亮点。
 
此外,中国日报(China Daily)、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凤凰网、新浪网、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也对《1921点亮中国》的推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关注。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