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动 态
新华社:中国人寻找属于自己的“苏珊大妈”

为逗乐瘫痪在床的老伴而发明“孔雀开屏”装置的姜仁瑞,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孔雀哥”。

  8月初的一天,来自内蒙古的45岁自行车修理工姜仁瑞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姜仁瑞背着自己发明制作的“孔雀开屏”装置,跟着音乐笨拙地模仿孔雀的姿态。

  当全部三位评委相继按下“淘汰”键后,姜仁瑞淡定地告诉观众,自己表演“开屏”只是为博瘫痪多年的妻子一笑。

  就在这档电视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姜仁瑞成了红人,在网络上他有了“孔雀哥”的雅号。

  他所登上的是一个名叫“中国达人秀”的舞台,在英美等地同一系列的节目中,曾经“诞生”苏珊大妈、保罗等世界闻名的“草根”明星。

  中国的第一个“苏珊大妈”会是谁?这是今年夏天众多中国电视观众所好奇的。“达人秀”节目模板引进中国后,中国版自7月25日开播至今仅3期,本地收视率就从8%攀升到13%,在全国也达到了2.16%。这在地方电视台林立的中国,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数据。

  这一比赛不设金钱和物质大奖,只是可以获得代表中国与各国达人一同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

  “孔雀哥”的“粉丝”年龄跨度很大,从“80后”到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有人觉得他是婚姻生活中不离不弃的楷模,一夜感动中国;也有人认为他是充满喜感的民间发明家。

  其实,在“中国达人秀”的数十名出场选手中,不止“孔雀哥”一人夺人眼球,身高只有1.23米的24岁“袖珍女孩”朱洁自信地唱完一曲《萤火虫》,与同样身患侏儒症的男友在舞台上深情地对望。男友对朱洁说:“我爱你的全部。”

  参赛选手中,有人跳起肚皮舞、钢管舞,有人用扑克牌飞断黄瓜,一些满头白发、中年发福的人组成自己的乐队。出生于1987年的断臂男生刘伟用脚趾弹钢琴,他的一句“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迅速成为网络名言。

  “看完节目后,你会突然发现,很多传奇的人和事,其实就发生在你身边。”38岁的“达人秀”忠实观众史清风感慨,很多年没有如此专注地看过一档综艺节目,“选秀”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事。

  “小人物成就大梦想,这就是节目希望表达的道理。”“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说,节目录制过程中,采用了纪录片拍摄手法,没有过多使用灯光、音效,而是力图还原小人物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把舞台真正留给“草根”。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2005年李宇春成为电视荧屏上的“民选偶像”奇迹,此后中国内地的各种“选秀”层出不穷。不过5年后,当人们发现同样的产业链,很难缔造出第二个李宇春时,“选秀”节目开始关注普通人的心灵。

  金磊坦陈,“达人秀”的热度比预料中来得更快。这也许是因为它在无意之中将中国普通民众最朴素、最真诚的力量激发出来。“观众总是比导演更聪明,‘达人秀’告诉人们,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不仅拥有自信乐观的精神,而且呼唤、渴望真善美的回归。”金磊说。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中国达人秀”提供给我们的是关于“中国梦”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最后组合成一个伟大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千头万绪都归结为一条。‘中国梦’最核心的价值就是通过自我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改变社会和国家的命运,到现在依然没有放弃这一点。”张颐武说。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说,“中国达人秀”让中国人获得了更大的心灵舞台,能够让人释放自信,抒发情感,减缓焦虑,抚慰心灵。

  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上海街头卖鸭脖的周彦峰许娜夫妇表演的杀猪口技和流行歌曲演唱才艺,让观众吃惊。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许娜说:“我只想自由自在地唱歌,梦想有一天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卡拉OK厅。”

  张颐武认为,周彦峰夫妇的动人之处,在于一种努力适应社会、不埋怨周遭的精神。胡智锋则指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这样的心理诉求,人们渴望成功、渴望幸福,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可,渴望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除了卖鸭脖夫妇,“中国达人秀”中还有农民工街舞团、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洗车工等“草根”人物,这些处于城市化边缘的人群,通过选秀试图寻找各自的人生坐标。

  时下也有一些评论者认为,“中国达人秀”的模式和才艺内容“还不够中国”。不过上海东方传媒集团的节目制作团队已经在规划明年的选秀活动。今年在相对仓促的筹备期内,“中国达人秀”共吸引了中国六大赛区的3万多报名者。

  “我们希望明年能走得更远,比如去新疆、西藏寻找中国达人。”金磊说。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