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办的第23届上海电视节开幕论坛“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中国电视节目自主创新高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广电总局“自主创新”政策届满一年,政府官员、各大电视台领导和优秀节目制作人、高校专家、中外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代表等200多名嘉宾汇聚上海,围绕中国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和自主创新,业界和学界代表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出席论坛并致辞。首个聚焦中国节目模式数据聚合与专业研究的平台“iFORMATS中国节目模式库”在论坛上启动上线。
“创新”政策满一年 原创精品不断涌现
去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旨在促进中国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管理政策,时至今日,政策刚满一年。高长力司长在致辞中说:当下的中国电视节目呈现一多、一热、一冷的三大特点,公益元素多起来、文化类节目热起来、引进模式冷下去了。在上星综合频道宏观调控上总局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中国精神、着力自主创新、更好服务人民,《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诗书中华》等众多文化类节目热起来了。
与此同时,在总局对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管理之下,中国的模式节目经历了从2012年的备案制,到2014年的限制新引进,到现在强调自主知识产权,规范管理“假合作真引进”行为,引进模式冷下去了,中国电视节目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原创精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现在的文艺作品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高长力司长表示,我们要攀登正能量的高峰,积极探索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方向,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以中国内核对接国际规则 SMG推出iFORMATS模式库
总局关于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的要求,是基于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时代背景。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更是责任担当。“自主创新”政策出台转眼一年,一大批有意义、有意思的节目孵化上档,有深厚中国文化内核和精神凝练的节目受到认可和追捧,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市场开始进入以“原创”为主的3.0时代。
传承与创新,须海纳百川,更须奋发自强。多年来,SMG在引进成熟节目模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模式背后的方法论,掌握节目原创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的理念,利用国际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传承与创新,要诗书自华,更要兼善天下。今天,SMG推出首家聚焦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基础信息的聚合平台——iFORMATS中国节目模式库,目的就是专注于研究中国电视、互联网以及移动端等不同平台的各类模式节目,同时也为海内外节目市场提供嫁接广播电视机构、节目制作公司、发行商、顾问、广告商、投资商等各类国际强势资源的商务合作平台。
电视节目传承与创新 业界学界深入探讨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节目研发部主任吴克宇,以“在价值引领中创新传播”为题介绍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创新特征和趋势,还介绍了央视推行的节目创新统筹规划机制 “五式工作法”。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交流了“媒体人的文化责任与文化使命”的主题。他说,电视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重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要重构国际传播的文化吸引力,要重建电视媒体的文化公信力。
在主题论坛阶段,中央电视台制作人董卿、黑龙江电视台台长杨晶、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李逸、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张轶敏副台长和上海唯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杨晖,分别代表《朗读者》、《见字如面》、《诗书中华》、《开卷有理》和《老妈驾到》5个受广电总局表彰的创新创优电视节目,分享了这些节目在创意、制作、宣传等方面聚焦自主创新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经验。
嘉宾云集启动仪式 iFORMATS模式库上线
“iFORMATS中国节目模式库”由中国第二大媒体集团SMG创立运营,是第一家面向全球的中国节目模式信息平台,致力于向全球推广和传播中国的视频产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该平台有诸多全国首创性,汇集整理了海量的中国创新视频内容产品,并提供专业模式信息的搜索功能;搭建对接了中外电视节目机构交流与交易的创新型商务平台,开创性地为中国电视节目模式提供模式创意培训、模式宝典撰写、以及模式注册保护的专业服务。